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已经进入数字时代,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正在发生深刻变化。物联网、大数据、机器人及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数字技术催生的第四次工业革命引起了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德国首次提出工业4.0概念,实施以物联网为核心的“工业4.0战略”,美国推出工业互联网的代表性措施,重点关注人工智能、先进的制造业技术、量子信息科学和5G技术。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背景下,中国加大数字经济发展力度,出台“中国制造2025”战略,提出到2025年,制造业整体素质大幅提升,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迈上新台阶的目标。 数字经济发展的核心驱动力是数字技术。以制造业为例,基于信息物理系统的智能装备、智能工厂等智能制造引领制造方式变革,其核心支撑技术是信息物理系统(CPS, Cyber-Physical Systems)。信息物理系统是一个综合计算、网络和物理环境的多维复杂系统,通过3C(Computation、Communication、Control)技术的有机融合与深度协作,实现大型工程系统的实时感知、动态控制和信息服务。信息物理生产系统(CPPS, Cyber PhysicalProduction System)是信息物理系统在生产领域中的一个应用,它是一个多维智能制造技术体系。CPPS以大数据、网络和云计算为基础,采用智能感知、分析预测、优化协同等技术手段,将计算、通讯、控制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衍生出智能化工厂的新型生产模式。 数字产业化是完全依赖于数字技术、数据要素的各类经济活动,本质上是现代信息技术的市场化应用,包括数字产品制造业、数字产品服务业、数字技术应用业、数字要素驱动业四大产业。具体而言,数字产品制造业包括计算机、通讯及雷达设备、数字媒体、智能设备、电子元器件及设备制造等;数字产品服务业包括数字产品批发、零售、租赁、维修等;数字技术应用业包括软件开发、电信、广播电视和卫星传输服务、互联网相关服务、信息技术服务等;数字要素驱动业包括互联网平台、互联网批发零售、互联网金融、数字内容及媒体、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等。数字产业是数字经济的核心产业,对应于《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中的26个大类、68个中类、126个小类,也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基础。 产业数字化是指传统产业应用数字技术所带来的产出增加和效率提升部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传统产业进行全方位、全角度、全链条的改造,是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的融合。产业数字化从大方向上可分为工业数字化、农业数字化和服务业数字化,具体领域包括但不限于智慧农业、智能制造、智能交通、智慧物流、数字金融、数字商贸、数字社会、数字政府等数字化应用场景。产业数字化对应于《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中的91个大类、431个中类、1256个小类,涉及范围比数字产业化更加广泛。 报告出品/作者:人瑞人才&德勤 ![]() ![]() ![]() ![]() ![]() ![]() ![]() ![]() ![]() ![]() ![]() ![]() ![]() ![]() ![]() ![]() ![]() ![]() ![]() ![]() ┃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发布机构及作者,如涉及侵权请联系删除。本文仅供参考,如需使用相关信息请参阅报告原文。 ┃ 获取PDF完整版报告下载方式请关注:报告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