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报告
  • 资讯
  • 快讯
  • 图表
  • 网址导航

汽车行业报告:汽车出海,复盘韩国汽车全球化之路

2023-7-12 17:35| 发布者: 刘火云 15 0

摘要: 这份汽车行业报告探讨了中国汽车出口的高速增长以及其在全球市场上的竞争地位。报告指出,随着SUV和纯电车型的增长,中国有望在不久的将来成为全球第一大汽车出口国。同时,报告还分析了中国自主车企的出口表现以及汽车行业的科技创新趋势。此外,报告还关注了欧洲市场的崛起和出口发达地区纯电汽车的快速增长。这份报告为了解汽车行业的全球化趋势和市场机会的人们提供了重要参考。

报告出品方:国海证券


以下为报告原文节选


------


1、中国汽车出口高速增长,2023年或问鼎全球


◆ 1.1 中国汽车出口量高速增长,2023年有望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一


◆ 1.2 SUV占汽车出口比例近60%,纯电车型是新能源乘用车出口主力


◆ 1.3 我国汽车出口市场相对分散,发达国家或地区纯电车型占比高


◆ 1.4 上汽领跑自主车企出口,国内头部车企均已在海外布局产能


1、汽车正在向科技品时代过渡,中国有望出现全球性汽车龙头


全球汽车工业正在经历第四次发展窗口期,中国有望在科技品时代成为汽车工业引领者。汽车工业自诞生起一百多年来,受到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和技术变革的影响较大。罗兰贝格研究结论,汽车产品分别经历了奢侈品时代、标准品时代、耐用品时代、消费品时代,当前正在向科技品时代过渡演变。美国通用/福特、日本丰田/韩国现代、德国大众分别在前三个时代变革期中崛起,并逐步成长为在全球具有较大影响力的车企。而在这一轮的时代变革机遇中,中国有望抓住机遇,孕育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车企。我国于2009年成为世界第一大汽车产销国,连续14年稳居世界第一,但与德、美、日、韩等汽车强国相比,海外市场的发展仍相对落后,这一现状正在发生显著变化。



1.1、中国汽车出口高速增长,2022年已突破300万辆



1.1、2023Q1超越日本,剑指世界第一大汽车出口国


2020年全球疫情爆发以来,海外供给不足叠加国产车型竞争力增强,中国汽车出口乘势高速发展,出口总量从2020年99.4万辆迅速增长至2022年310.7万辆,两年增长212.58%。


2023Q1中国汽车出口量超越日本,2023年中国有望成为世界第一大汽车出口国。日本汽车出口在疫情后受到较大冲击,2020-2022年三年出口量均在380万辆左右,较疫情前的2018、2019年出口量减少约100万辆。德、韩情况与日本类似。



1.1、2021年以来月度汽车出口量屡破纪录


自2020年9月以来,截至2023年4月,我国汽车出口已实现连续31个月同比正增长。2021年,全年月度数据均呈现同比增长;2022年,出口开局较强,后受疫情影响2-4月逐步走低,但仍保持同比增长,5月起出口量快速回升;2023年,1-4月出口均保持较高同比增速,4月突破42.4万辆,不断刷新历史新高,因2022年同期低基数原因,4月出口同比增长达142.3%。



1.2.1、乘用车出口占比超八成,其中SUV比重58%


中国汽车出口以乘用车为主,SUV占总出口量近58%。中汽协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乘用车出口252.5万辆,同比增长57.6%,占总出口量81.3%,其中SUV车型181万辆,占总出口量58%;商用车出口58.1万辆,同比增长45.2%,占总出口量18.7%,其中货车、半挂牵引车、客车分别为39.6、7.4、6.1万辆。2023年1-4月,汽车出口137万辆,同比增长89.4%。其中乘用车出口114.2万辆,同比增长107.3%;商用车出口22.7万辆,同比增长32%。



1.2.2、新能源乘用车出口增速高于总体,纯电车型是主力


2022年新能源乘用车(插混和纯电)出口64.8万辆,占乘用车总出口量25.7%。纯电动车型是新能源乘用车出口的主力,在新能源乘用车出口量中占比逐年提高;2023年1-4月,纯电动乘用车出口30.9万辆,同比增速164.5%,纯电动在乘用车中占比已超90% 。


2020-2022年新能源乘用车出口量CAGR超200%,增速大幅高于乘用车总体出口增速,成为推动乘用车出口增长的重要力量。(2023年1-4月乘用车总体同比增速快于新能源乘用车,主要是2022年同期基期较低所致)


剔除特斯拉出口数据后,新能源车型在乘用车出口占比仍呈现提升趋势 。剔除后,新能源乘用车2022年共出口37.7万辆,占比16.7%;2023年1-4月出口新能源乘用车20.7万辆,占比20.4%。



1.3.1、我国汽车海外业务相对分散,欧洲市场崛起较快


欧洲出口迅速增长,当前已成为我国汽车出口最重要市场。长期以来,亚洲地区一直是我国汽车出口的主要目的地,其中,南亚、东南亚和中东地区销量较高。根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公众号数据,2018年中国汽车在欧洲销量占海外总销量比重仅6%,2023年1-5月占比快速提升至39%。


2023年1-4月,俄罗斯销量7.6万,成为国内汽车在海外最大单一市场,也是欧洲第一大市场。英国3.2万销量成为欧洲第二大市场。亚洲地区较大市场分别为沙特(2.9万辆)、泰国(2.4万辆)、以色列(2.1万辆)和印度(1.9万辆)。北美地区的主要市场是墨西哥(3.9万辆),美国销量较少。



1.3.2、出口发达地区纯电占比提升快,出口发展中地区仍以燃油为主



1.3.2、前十大出口市场中,比、英、菲、澳、泰纯电车型占比高


分国家看,当前我国汽车出口最大单一市场规模仅20万辆左右,增量主要来自经济发达地区。2022年前三大市场分别为墨西哥(20.7万辆)、沙特阿拉伯(20.3万辆)和比利时(欧盟,14.7万辆)。欧洲地区比利时和英国纯电动车型占比较高,销售均价也更高;亚洲地区,菲律宾和泰国的新能源占比也较高。



1.4.1、国产汽车出口量中,上汽总量居首,特斯拉新能源居首


2022 年整车出口量较为突出的是上汽 ( 90.6 万 辆 ) 和奇瑞 ( 45.2 万 辆 ) , 增速最快的则是吉利 ( 同 比 增 长72.4%);新能源汽车出口中,特斯拉以27.1万辆排名第一,上汽乘用车以16.7万辆位列第二。



1.4.1、各家车企的出海范围差异较大,上汽覆盖市场最广


各车企在不同海外市场的销量表现差异大,新能源车出口主要集中于发达国家。2023年1-4月,在各主要出口市场中:俄罗斯市场以奇瑞、长城和吉利销量最为领先;在英国、澳大利亚、印度等英联邦国家中,上汽较其他车企表现更佳;墨西哥市场主要以上汽、奇瑞和江淮为主。当前我国新能源汽车出口市场中,以色列销量最高。除泰国外,新能源汽车出口销量较高的市场均为发达国家,且除以色列和澳大利亚外均位于欧洲。



1.4.2、国内头部车企均已在海外布局产能


海外销量较大的头部自主车企均已在海外布局产能,产能布局主要集中于亚洲地区,少量位于南美和非洲地区。


整车生产是海外产能布局的主要方式,KD生产相对较少。



02 韩国汽车后来者居上,以海外市场为主导


2.1 韩国车企经过不断发展重组,现代起亚已成为最大龙头


◆ 2.2 产业政策有力支持,市场、技术和产业链共同推动韩国汽车工业高速发展


◆ 2.3 韩国本土市场规模小,汽车已成为外海外市场主导型产业


✓ 本土市场小、内需饱和,进口豪华品牌占比提升,头部集中高


✓ 海外市场以高性价比小微型车起步,品质提升推动高质量发展


2、从萌芽到腾飞:坚定自主研发、重视质量控制是关键转折



2.1、韩国车企经过不断发展重组,现代起亚已成为最大龙头


韩国的现代化是政府主导型的资本主义工业化发展道路, 政府的发展计划和产业目标与市场中企业力量高度结合, 共同推动经济的高速增长。其中,韩国汽车工业便是这种模式的典型代表。


韩国汽车工业起步于1955年:60年代,开始靠进口零部件组装的方式试制汽车;70年代,韩国政府实行了“汽车国产化”政策,发展提速;80年代,汽车工业进入高速发展期,汽车研发技术水平迅速提高,出口初见规模;90年代,海外出口逐步取代内销成为市场主角,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冲击之后,韩国汽车完成了低质廉价定位转向高质量路线,从粗放发展转向以质量为重点的发展转型,成功崛起。2020-2022年韩国连续3年位居世界第5大汽车生产国。



2.1、韩国车企经过不断发展重组,现代起亚已成为最大龙头



2.2、产业政策-韩国汽车产业的成功的基石


20世纪韩国汽车工业从起步到走向成熟的过程中,政策在产业保护、国产化推进以及出口导向等方面起到了关键作用。其中最重要的政策是1974年发布的《长期汽车工业振兴计划》,提出自主研发与国产化要求,成为韩国车企走向独立自主发展的转折点。



2.2、韩国汽车工业高速发展的三要素:市场、技术和产业链


在正确政策的推动下,市场、技术与产业链体系共同支撑起韩国汽车工业发展。


✓ 市场:严格市场保护下的国内市场与不断开拓的海外市场交替引领,放量市场带动产业规模效应;


✓ 技术:先引进、后自主,快速建立自主技术能力,集团化发展有助于增强企业实力;


✓ 产业链:任何一个汽车强国都必须有完善的产业链支撑,韩国十分注重培育本土产业链体系。



报告合集专题一览 X 由【报告派】定期整理更新


(特别说明:本文来源于公开资料,摘录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如需使用请参阅报告原文。)


新能源 / 汽车 / 储能


新能源汽车 | 储能 | 锂电池 | 燃料电池 | 动力电池 | 动力电池回收 | 氢能源 | 充电桩 | 互联网汽车 | 智能驾驶 | 自动驾驶 | 汽车后市场 | 石油石化 | 煤化工 | 化工产业 | 磷化工 | 基础化工 | 加油站 | 新材料 | 石墨烯 | 高分子 | 耐火材料 | PVC | 聚氯乙烯 | 绿色能源 | 清洁能源 | 光伏 | 风力发电 | 海上发电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发布机构及作者,如涉及侵权请联系删除。本文仅供参考,如需使用相关信息请参阅报告原文。

 获取PDF完整版报告下载方式请关注:报告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