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校外教育智能硬件的品类多样,生态十分繁荣。 学习平板作为综合性的超级品类,功能齐全,单价高,规模大。 同时多个垂直品类深耕细分场景,价值同样不可替代。 中国校内的硬件应用则更加基础,教育大屏覆盖率接近饱和,但重点解决的是教师的教学展示问题,学生端的硬件设备覆盖率仍然很低,学习行为数字化程度较低。 • 反观美国,校内的硬件应用占据主导地位,大部分教师和学生实现了平板或笔记本电脑的人手一端,教学测评练各环节均可基于平板或笔记本电脑开展,数字化水平领先。 校外的硬件应用则作为学习补充手段,以素质教育品类为主,强调寓教于乐和科技体验。 • 2024年中国教育智能硬件市场规模达739亿元,其中校外消费级575亿元,校内机构级164亿元。 • 从产品力来看,在优质内容、大模型刺激下,学习平板的竞争走向标准化和专业化;教育电子纸聚焦于学练场景焕发新的活力;错题打印机、单词卡等便携类产品通过拓科、拓场景强调高端化与性价比;早教类产品有着物美价廉、离线可用、材质安全的特点,细分品类独占细分场景。 教育大屏国内增长见顶;学习平板校内发展遇冷;基于智能手写笔的智慧作业逐步实现常态化落地;XR设备仍面临体系化内容缺乏、交互体验差等关键制约因素。 • 从渠道力来看,消费级渠道获知来源多元,但购买渠道集中,各渠道特色及不同品类青睐差异鲜明。 同时,运营商作为创新渠道可深化市场教育,OMO模式可进一步发挥本地资源优势。 作为机构级渠道的公立学校进校流程复杂,政企共同青睐区域集采模式。 • 从模式力来看,传统商业模式中,仍以软硬功能、内容资源等一次售卖为主,增值服务模式尚未发力但未来可期。 AI智习室作为创新模式,通过线上录播自学+线下伴学服务,变革了传统模式,满足了供需多重需求。 • 从生态力来看,产品生态促进数据协同并提高产品性能,用户生态推动消费决策与用户价值拓展。 • 教育智能硬件的家长用户以31-45岁、生活在一二线城市、中高家庭收入水平的职业白领居多,70.4%的家长用户在“双减”政策实施后增加了孩子教育智能硬件的支出。 • 学习平板、词典笔和智能手表是当前用户最常用的硬件品类,其中不同学段孩子常用的“硬件套装”呈现明显差异:在学前阶段,早教机和点读笔是主流;在小学阶段,学习平板、词典笔和智能手表的组合成为标配;在初高中阶段,学习平板、词典笔和错题打印机更加常见。 • 教育智能硬件品类繁多,家长的关注点更聚集在硬件教育内容和功能的质量以及孩子的学习效果上。 家长用户对所购买的硬件目前多持好评态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