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报告
  • 资讯
  • 快讯
  • 图表
  • Ai问答
  • 网址导航

[宏观] 传统工艺注入科技动能 河北河间市工艺玻璃制品销往海外

[复制链接]
155|0
发表于 2025-5-9 08:49:07|显示全部楼层|阅读模式
单品最高卖上千元 出口85个国家和地区

河北河间为工艺玻璃注入科技新动能



  各式樱花杯、煮面碗、玻璃面板电茶炉……近日,在河北省河间市明尚德玻璃博物馆内,各类玻璃产品一应俱全,一名主播正在直播间展示最新产品。



  从最初的分散加工到规模生产,从贴牌代工到拥有自主品牌,从老手艺传承到现代化的创新融合,河间市在工艺玻璃制作产业实现了“突破”,直接出口企业达66家,2024年共有货值6.44亿元的河间工艺玻璃制品销往海外。



  单品最高可卖上千元



  在河间永华汇玻璃制品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黄金丝、银丝被高温熔化,蘸到玻璃棒上,再经过燃气与液氧的高温熔烤,熏到透明的网格纹玻璃杯上。传承百年的熏金、熏银工艺,经创新改良后焕发新生,赋予高硼硅玻璃茶具玉石般的即视感。



  河间永华汇玻璃制品有限公司“玉见”品牌主理人孙贵海介绍,近年来,公司开始把目标转向高端市场,通过组建自己的设计研发团队,引进了3D打印机、激光打孔机等设备,在外观设计、实用性能、工艺细节上下功夫,将传统手工艺与时尚设计融合在一起,每年都能申请专利20多个,仅“玉见”品牌系列产品就有数百种。



  设计团队将景德镇的陶瓷纹样、云南藤编工艺、星空球等工艺与玻璃茶具跨界融合,打造出兼具美学与实用价值的产品矩阵。孙贵海特意拿起一款名为“小茶师”的旅行茶具说:“这款产品历经30多次改良,1.8毫米的滤孔可以精准控制茶汤的浓度和口感,受到茶艺师、品茶人的一致好评。去年在厦门茶博会上斩获5000套的订单。”



  “贴牌代工利润空间不断压缩倒逼企业转型,我们现在希望通过好的设计打动消费者,争取把玻璃器皿打造成实用兼具收藏价值的艺术品。”河间永华汇玻璃制品有限公司董事长魏庆永说。



  从贴牌代工到自主品牌,这一转变已逐渐成为集群内企业的共识,通过细分市场、打造特色,迈向高端,河间工艺玻璃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逐步崭露头角。从火遍全国的猫爪杯到龙凤杯,河间工艺玻璃凭借设计巧妙、造型独特的玻璃制品,将单品价格卖到了上千元。



  “龙凤杯单只卖到1000多元,因为是纯手工制作,至少需要48道工序才能完成,成本高,产量有限,客户需要提前20天预订才能买到。”河间市冀艺玻璃制品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说。



  传统工艺注入科技动能



  行走在沧保公路河间段,公路两边一家家工艺玻璃生产企业、销售门店映入眼帘。“我市工艺玻璃制造产业主要分布于黎民居、景和、行别营、沙洼、西九吉等沧保路沿线乡镇,形成了黎民居乡、沙洼乡和行别营镇3个产业聚集区及沧保公路产业带,涌现出明亮、明尚德、永华汇、宏艺、华日等一批知名企业。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超百亿元。”河间市科工局局长齐赞说。



  河间市重视产品与文化、科技的融合,引导企业将传统手工工艺与现代生产技术和产品设计创新融合,实现了由普通玻璃向耐热玻璃、由实用性向观赏艺术的转变。



  “我们与北京工业大学合作建立河北慧术玻璃产业技术研究院,开发名优新特产品56种。建立了85人的专业研发设计团队,近3年获得62项专利。”河北明尚德玻璃科技有限公司设计部门负责人陈启龙介绍,公司2019年为星巴克设计代工的限量版粉色猫爪双层玻璃杯风靡一时。



  近年来, 河间市工艺玻璃产业加快构建“工业设计+科技研发+艺术文创+市场需求”发展模式,向智能家居、智能空间、“物联网+”领域拓展延伸,研发出远红外能量恒温台等智能小家电产品。2024年,共获得发明专利22件、实用新型专利36件、外观专利340件。



  国内国际市场同步发力



  河间市在积极引导企业加大科技研发力度,推动工艺玻璃制造提档升级的同时,总投资100亿元建设了澳林玻璃智造产业园。目前,澳林玻璃智造产业园内入驻了企业共享3D打印中心和检测实验室。园区总经理杨卫东介绍:“园区集中供气系统可降低能耗15%,智慧物流平台能够缩短交付周期40%。”



  政府搭建的“玻璃云”平台汇聚5600个设计图库,3D建模效率提升70%。3000名业务员、2.3万家代理商构建起立体营销网络。2024年线上销售额达19.8亿元,同比增长43%。



  “我们建立产业园的目的就是鼓励支持玻璃相关产业集群链式发展,打造串珠成链、聚链成群的玻璃小镇,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做大做强。”杨卫东说。



  河间工艺玻璃主要出口非洲、亚洲、欧洲、加拿大、澳大利亚等85个国家和地区。原产地证书在河间工艺玻璃制品出口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简单说,企业拿到针对某个出口国的原产地证书后,就可以享受关税减免政策,有助于提升企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优势。”沧州海关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前三个月,沧州海关共为河间工艺玻璃制品企业签发原产地证书177份,涉及关税减免200余万元。



  “国际市场对生产标准的要求,有时和国内不同。我们对照不同国家的规格要求,不断对产品进行优化升级,满足海外客户的多元化需求。”河北明尚德玻璃科技有限公司业务经理张磊介绍,今年,在沧州海关指导下,企业顺利拿到了AEO高级认证。有了这块“金字招牌”,企业不仅在海外市场的声誉提高了,还可以在对方海关享受降低查验率、优先通关等便利,为企业减少出口成本、扩大销量提供了很大帮助。
        

          转自:工人日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