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经济不断寻求新增长点的背景下,低空经济快速崛起,正成为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新赛道。
6月6日,湖北武汉市洪山区启动低空经济综合试验区建设,出台低空经济发展总体规划,将以1个大型航空营地、4个中心、1个产业承载区布局低空经济产业。洪山区现场与多家企业、高校签约,首批12家企业入驻,并展示无人机技术应用。这不仅为武汉低空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更标志着这座中部城市在万亿级低空经济赛道上正加速奔跑。
低空经济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发展的鲜明特征,是新质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武汉市作为全国重要的交通枢纽和科技创新中心,拥有自然地理条件、科教实力和产业空间等多重优势,具备发展低空经济的独特优势。武汉市洪山区相关负责人介绍道:"洪山区约70%的空域具备开放条件,目前已吸引兴图新科、成都时代星光、江尚航空等200余家低空经济领域企业集聚。"未来试验区将以青菱都市工业园为承载地,重点建设低空经济交叉研究中心、多专业低空培训中心等功能性平台。部分企业负责人表示将依托洪山区优势拓展无人机物流、应急救援等业务。
在武汉市汉阳区,占地260亩的汉阳造低空生态中心已于4月10日破土动工,作为目前全球唯一拥有吨级eVTOL(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TC/PC双认证的企业,峰飞航空率先在汉阳设立总装基地,计划到2027年实现年产200架eVTOL的目标。
作为武汉低空经济的另一核心区域,汉阳区率先布局低空经济新赛道,谋划低空经济三年行动计划,研究制定促进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举措,设立2亿元低空经济产业基金,获批武汉市首批低空试点空游航线,落户湖北省低空经济产业发展联盟,加速构建"低空+文旅""低空+检测"等应用场景。
武汉低空经济的快速推进,得益于顶层设计的系统布局。今年5月8日,武汉市委召开专题会议研究低空经济发展,强调要打造全国低空经济发展高地,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做好规划编制、政策制定,推动产业链建链延链补链强链,拓展应用场景、夯实发展基础。
据了解,目前湖北省已在武汉市打造了东湖高新区、武汉经开区、汉阳区、洪山区、武昌区、黄陂区、东西湖区、硚口区八个低空经济综合试验区,计划到2027年低空经济核心产业规模突破200亿元,2030年突破千亿元。
据中国民航局预测,2025年我国低空经济市场规模达1.5万亿元,2035年有望达到3.5万亿元。全国已有30个省份将"低空经济"发展规划写入2025年地方政府工作报告。武汉的探索为中部地区乃至全国的低空经济发展提供了实践样本。(黎丹丹 成昱勋 何思颖)
转自:国际商报 |